碧螺春茶又稱洞庭碧螺春,為卷曲形炒青綠茶。產于江蘇省吳縣太湖邊上的洞庭山區。采摘時節限于春分至谷雨之間,過后便為普通綠茶。成品干茶,條索纖細、緊結,卷曲如田螺。茶條葉片幼嫩勻齊,白毫畢露,茸毛遍布,色澤翠綠、鮮艷,銀綠隱翠,香氣淡雅,清香襲人。用溫開水沖泡或將開水倒入杯中后放入茶葉,香氣濃郁、芳香而高雅,滋味醇厚、鮮而爽口,芳香甘甜,具有茶香、花香、果香的天然品質,更兼有果味之美;湯色清澈明亮,呈碧綠、嫩綠、鮮綠色;葉底碧綠,有“銀絲條、螺旋形、渾身毛”的特色。沖泡時如用玻璃杯,可見茶葉猶如白云翻滾、雪花飛舞。
碧螺春茶的特點是:條索均勻、造型優美、卷曲似螺、茸毛遍體、色如凝脂、香氣馥郁、回味甘洌。向來被人們視作茶中精品,在國內外茶葉市場有著極高的聲譽。
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天,有位膽大勇敢、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厘峰砍柴,剛走到半山腰,卻聞到一股清香,她也感到驚奇,就朝山頂觀看,看來看去沒有發現什么奇異怪物,為好奇心所驅,她冒著危險,爬上懸崖,來到山峰頂上,只見在石續里長著幾棵綠油油的茶樹,一陣陣香味好像就從 樹上發出來的。她走近茶樹,采摘了一些芽葉揣在懷里,就下山來,誰知一路走,懷里的茶葉一路散發出濃郁香氣,而且越走,這股香氣越濃,這異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。回到家里,姑娘感到又累又渴,就從懷里取出茶葉,但覺滿屋芬芳,姑娘大叫“嚇煞人哉,嚇煞人哉!”,一邊撮些芽葉泡上一杯喝起來。碗到嘴邊,香沁心脾,一口下咽,滿口芳香;二口下咽,喉潤 頭清;三口下咽,疲勞消除。姑娘喜出望外,決心把寶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。第二天,她帶上鋤頭,把小茶樹挖來,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,加以精心培育。幾年以后,茶樹長得枝壯葉茂,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,吸引了遠近鄉鄰,姑娘把采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,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,香濃味爽,大家贊不絕口,因問這是何茶,姑娘隨口答曰:“嚇煞人香。”從此,嚇煞人香茶,漸漸引種繁殖,遍布了整個洞庭西山和東山,采制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,逐步形成現今具有“一嫩三鮮”(即芽葉嫩,色、香、味鮮)特點,碧綠 澄清,形似螺旋,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。
洞庭碧螺春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,屬于卷曲形炒青綠茶,產于江蘇省吳 縣太湖洞庭山。洞庭的東山和西山都是太湖中的島嶼,這里常年氣候溫和、空 氣清新、云霧繚繞,很適合茶樹的生長。關于洞庭碧螺春茶名稱的來歷有這樣 的傳說:碧螺春最初名曰“嚇煞人香”,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欽賜之說 外,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時就已有茶名的傳說。還有一種巧妙的解釋:其色澤碧 綠、卷曲如螺、春季采制、采自碧螺峰這些特點,因而命名為碧螺春。此茶有 悠久的歷史,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成為宮廷貢茶了。
江蘇太湖的洞庭山上,出產一種“銅絲條,螺旋 形,渾身毛,嚇煞香”的名茶,叫“碧螺春”。據清王彥奎《柳南隨筆》載:“洞庭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,初未見異。康熙某年,按候而采,筐不勝載,因置懷間,茶得熱氣,異香忽發,采者爭呼嚇煞人香。嚇煞人吳俗方言也,遂以為名。自后土人采茶,悉置懷間,而朱元正家所制獨精,價值尤昂。己卯,車駕幸太湖,改名曰 碧螺春。”說起碧螺春茶的來歷,民間有兩個動人的傳說。一是說相傳很早以前,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美 麗、勤勞、善良的姑娘,名叫碧螺。姑娘喜歡唱歌,又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,唱起歌來像甘泉直瀉,逗得大伙非常歡樂。這歌聲打動了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上的一個小伙子,名叫阿祥。這阿祥長得魁梧壯實,武藝高強,以打漁為生,為人正直,又樂于助人,方圓 數十里,人們都夸他、愛他。碧螺常在湖邊結網唱歌, 阿祥老在湖中撐船打魚,兩人雖不曾有機會傾吐愛慕之情,但心里卻已深深相愛,鄉親們也很喜歡這兩個人,因為他們給鄉親們帶來幸福和歡樂。有一年初春,災難突然降臨太湖。湖中出現一條兇惡殘暴的惡龍,狂風暴雨,興妖作怪,還揚言要碧螺姑娘做他的“太湖夫人”,搞得太湖人民日夜不得安寧。阿樣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,保護洞庭山人民的生命安全,也保護心愛的碧螺姑娘免遭魔難!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,阿祥操起一把大漁叉,悄悄潛到西洞庭山,見惡龍行兇作惡之后正在得意地休息,阿祥乘其不備猛竄上前,用盡全身力氣,把手中漁叉直刺惡龍背脊。惡龍受了重傷,掙扎了一下, 就張開血放大口,加倍兇狠地向阿祥撲來。阿祥高舉漁叉勇猛迎戰,于是一場惡戰展開了,從晚上殺到天明,從天明又殺到晚上,殺得天昏地暗,地動山搖,那山上、湖里留下了斑斑的血跡,直到斗了七天七夜, 阿祥的魚叉才刺進了惡龍的咽喉,這時雙方都身負重傷,精疲力竭了,惡龍的爪子再也拾不起來,而阿 祥的魚叉也舉不動了,跌倒在血泊中昏了過去。鄉親們懷著深深感激和崇敬的心情,把阿祥抬了回來,碧螺姑娘一看心如刀絞,為了報答阿祥救命 之思,她要求把阿祥抬進自己家中,由她親自照料。 碧螺姑娘千方百計為他治療,日夜陪伴在床邊,細心加以照料,當阿祥痛苦的時候,還輕輕地哼著最動聽的歌。可是,阿祥的傷勢仍一天天惡化。阿祥知道碧 螺姑娘日夜陪在他身邊,感到莫大快慰,他有多少話要向姑娘傾訴啊,可是虛弱的身體使他說不出話來, 他只能用無限感激的目光凝視著姑娘。碧螺姑娘更是焦急萬分,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,訪醫求藥,仍不見效。一天,姑娘找草藥來到了阿祥與惡龍搏斗過的地方,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 別好,心想:這可是阿祥和惡龍搏斗的見證,應該把它培育好,讓以后的人們知道阿祥是如何為了人民 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惜流血犧牲的!接著就給小茶樹加上些肥,培了些土。以后她每天跑去看看, 驚蟄剛過,樹上就長出很多芽苞,春意盎然,非常可愛,在寒冷的氣溫下,碧螺怕芽苞凍著,就用小嘴含住芽苞,這樣每天早晨都去含一遍。至清明前后,芽苞初放,伸出了第一片、第二片嫩葉。姑娘看著這些嫩綠的芽葉,自言自語地說:“這棵茶樹是阿樣的鮮 血滋潤的,是我會唱歌的嘴含過的,何不采些回去給阿祥喝,也表達我的一番心意。”于是采摘了一把嫩梢,揣在懷里,回家后泡了杯茶端給阿祥。說也奇怪, 這茶剛倒上開水,就有一股純正而清馥的高香直沁 心脾,阿祥聞了精神大振,一口氣把茶湯喝光。香噴噴、熱騰騰的菜湯,好像滲透到了他身上每一個毛 孔,感到有說不出的舒服。他試著抬抬手,伸伸腿,驚奇地說:“好怪啊!我簡直可以坐起來了!這是什么妙藥,真比仙丹還靈呢。”姑娘見此情景,高興得熱淚直流,也來不及拿竹籃盛器,飛奔到茶樹邊,一口氣又采了一把嫩芽,揣入胸前,用自已的體溫使芽葉萎蔫,拿到家中再取出輕輕搓揉,然后泡給阿祥喝。如此接連數日,阿祥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。阿祥終于坐起來了,拉著姑娘的手傾訴自己愛慕和感激之情,姑娘羞答答地也訴說自己對阿祥的敬愛之心。阿祥得救了,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落了地。就在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時,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,憔悴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,一天她倒在阿祥懷里,帶著甜蜜幸福的微笑,再也睜不開雙眼了。阿祥悲痛欲絕, 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。從此,他努力繁殖培育茶樹,采制名茶。“從來佳茗似佳人”,為了紀念碧螺姑娘,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“碧螺春”。二是說很早以前,東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種奇異的香氣,人們誤認為有妖精作祟,不敢上山。一天,有位膽大勇敢、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厘蜂砍柴,剛走到半山腰,確聞到一股清香,她也感到驚奇,就朝山頂觀看,看來看去沒有發現什么奇異怪物,為好奇心所驅,她冒著危險,爬上懸崖,來到山峰頂上,只見在石縫里長著幾棵綠油油的茶樹,一陣陣香味好像就從樹上發出來的。她走近茶樹,采摘了一些芽葉揣在壞里,就下山來,誰知一路走,懷里的茶葉一路散發出 濃郁香氣,而且越走,這股香氣越濃,這異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。回到家里,姑娘感到又累又渴,就從懷里取出茶葉,但覺滿屋芬芳,姑娘大叫“嚇煞人哉,嚇 煞人哉!”,一邊撮些芽葉泡上一杯喝起來。碗到嘴邊,香沁心脾,一口下咽,滿口芳香;二口下咽,喉潤頭清;三口下咽,疲勞消除。姑娘喜出望外,決心把寶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。第二天,她帶上鋤頭,把小茶樹挖來,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,加以精心培育。幾年以后,茶樹長得枝壯葉茂,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,吸引了遠近鄉鄰,姑娘把采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,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,香濃味爽,大家贊不絕口,因問這是何茶,姑娘隨口答曰:“嚇煞人香。”從此,嚇煞人香茶,漸漸引種繁殖,遍布了整個洞庭西 山和東山,采制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,逐步形成現今 具有“一嫩三鮮”(即芽葉嫩,色、香、味鮮)特點,碧綠 澄清,形似螺旋,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。至于嚇煞人香怎么改名為碧螺春?據說是皇帝下江南時,品嘗此茶,見其香氣芬芳,味醇回甘,碧綠清澈,愛不釋手,因“嚇煞人香”茶名太俗,才賜名為“碧蘿春”。以后因其形如卷螺,又稱“碧螺春”了。
碧螺春,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屬于綠茶類,產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(今蘇州吳中區),所以又稱“洞庭碧螺春”。洞庭碧螺春茶是產于洞庭東山、西山的碧螺春茶,芽多、嫩香、湯清、味醇,碧螺春茶葉具有特殊的花果香味。碧螺春茶條索緊結,卷曲如螺,白毫畢露,銀綠隱翠,葉芽幼嫩,沖泡后茶葉徐徐舒展,上下翻飛,茶水銀澄碧綠,清香襲人,口味涼甜,鮮爽生津,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。碧螺春,名若其茶,色澤碧綠,形似螺旋,產于早春。
碧螺春又可稱為洞庭碧螺春,因為我國蘇州的太湖洞庭山為其主要的產地,因此而得名。碧螺春茶是屬于綠茶中一種,歷史悠久,據相關文獻的記載,其有著超過一千年的歷史,在我國的隋唐時期就已經為世人所熟知了。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,由于康熙對其的喜愛,使其稱為了當時的貢茶,年年進貢朝廷,使其更加的聞名天下。
碧螺春茶鑒賞如下:(1) 從茶葉的外形上來看,碧螺春以一芽一葉,銀綠隱翠,條索纖細,卷曲成螺旋狀, 表面茸毛披伏,白毫畢露為真品,以一芽兩葉,芽葉長短不一,色澤呈黃色和綠色為假品。(2) 從葉底看,碧螺春葉底柔軟,嫩而纖細,葉質整齊均勻。(3) 從湯色和滋味來看,碧螺春以湯色微黃為優品,以湯色碧綠為次品。清香醇和, 兼有花朵和水果的清香,鮮爽涼甜,素有“一酌鮮雅幽香,二酌芬芳味醇,三酌香郁回甘” 的說法。
碧螺春茶像“海螺”一樣
洞庭碧螺春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,屬于卷曲形炒青綠茶,產于江蘇省吳 縣太湖洞庭山。洞庭的東山和西山都是太湖中的島嶼,這里常年氣候溫和、空 氣清新、云霧繚繞,很適合茶樹的生長。關于洞庭碧螺春茶名稱的來歷有這樣 的傳說:碧螺春最初名曰“嚇煞人香”,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欽賜之說 外,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時就已有茶名的傳說。還有一種巧妙的解釋:其色澤碧 綠、卷曲如螺、春季采制、采自碧螺峰這些特點,因而命名為碧螺春。此茶有 悠久的歷史,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成為宮廷貢茶了。